假冒产品,亚马逊重拳出击

亚马逊对待假冒产品一向是严厉打击,一旦发现制假售假,亚马逊不仅对平台上售卖假冒产品的卖家进行永久性封号、冻结资金等,还会联合各地监管部门或执法部门查处产品。

然而,在这种高压态势下,仍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假冒产品,亚马逊重拳出击插图

用“隐藏链接”骗佣金

近日,亚马逊及其假冒犯罪部门(CCU)发现有卖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销售、宣传和推广假冒奢侈品,还逃避亚马逊的品牌保护系统。于是一纸诉状将涉事相关涉案人员诉至法院。

据了解,被起诉的两名涉案人员分别名叫Kamryn Russell、Ashley Hawat,另外他们还有一名同谋。

亚马逊表示,此次的涉案人员均使用了Hidden Link(隐藏链接)的方式获客以及逃避监管。具体的操作方式大致为:先在社交媒体页面上发布链接,然后再将消费者引导到亚马逊商店中的listing页面。

熟悉“隐藏链接”套路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消费者点开这个链接显示的通常是正常产品,并不会发现侵权,但是购买这个链接以后收到的实物会是大牌仿品。

此外,涉案人员还通过遮盖品牌标识,从而掩盖所售产品的侵权性质。一旦有粉丝点击了链接并购买产品,涉案人员就会获得佣金。

对于此行为,亚马逊表示,Russell和Hawat不仅从销售假货中牟取暴利,还损害了多个奢侈品牌的声誉。

消息一出,许多卖家都是拍手叫好,毕竟有谁希望自己的产品被人侵权呢?

亚马逊CCU主管Kebharu Smith表示:“这些不良行为者试图逃避亚马逊的品牌保护系统,销售明显侵犯品牌知识产权的假冒产品。内容创作者在驱动消费者购买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诉讼不仅旨在保护亚马逊和受影响的品牌,还旨在追究那些削弱内容创作者作用的人的责任。”

曾几何时,假货遍地、山寨横飞成为围绕着亚马逊的标签之一,经过平台的严查,现在亚马逊上的假货商品明显减少。

平台打假也查不到我?力度屡创新高!

自2020年以来,亚马逊的打假数据就逐年攀升,去年到今年的力度明显更强了。

以下为今年CCU提起诉讼的的部分案件:

2023年7月17日,亚马逊CCU对平台上仿冒Fire TV遥控器产品的侵权人提起诉讼。

据了解,这一诉讼是在美国华盛顿州西区地方法院提起的。发起诉讼的原因是CCU认为这些卖家企图在亚马逊平台宣传和销售假冒的Fire TV遥控器产品,这一行为欺骗了消费者并且侵犯了亚马逊的知识产权。

2023年5月10日,亚马逊和美国佳能(Canon)公司提起联合诉讼、追究造假者的责任。

在确认有关产品是假货后,亚马逊迅速采取行动,关闭了由不良分子经营的29个卖家账户。

2023年3月30日,亚马逊起诉多个提交虚假侵权的不良分子,以保护卖家免受伤害。

亚马逊对冒充为合法版权所有者,即试图从亚马逊商店删除产品的不良行为者,提起了三起诉讼。

根据亚马逊今年4月发布的《2022品牌保护报告》显示,在2022年,亚马逊全球打假团队在美国、英国、欧盟和中国起诉或举报了超过1300个制售假者,发现、查获并妥善处理了超过600万件假货,阻止了逾80万次不良行为者创建新账户的尝试。这一数字在2020、2021年同比分别为600万次、250万次。

此外,亚马逊去年在加强和第三方卖家合作方面投资了超12亿美元,较前年增加了30%。

所以做亚马逊店铺,千万不要低估亚马逊的打假力度。一旦触碰“红线”,将会追悔莫及。

躲过平台的监管?还要面临层层严查!

不单单是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方主动出击进行打假,各国执法部门也开始加大对电商平台销售的假货和违禁商品的打击力度。

2023年7月,新加坡警方逮捕了一名31岁的男子。据了解,该男子因在网上售卖包括香水、鞋子和美容产品等价值超24万新币的假货。

根据新加坡法律,如果大家售卖和批发侵犯注册商标物品者,一旦罪成,可被罚款高达10万新元(约32万令吉),或坐牢最长5年,或两者兼施。

2023年6月,泰国有关部门在 Bang Khun Thian 仓库查获了 1685 台不合格的体重秤产品,相关店铺被责令关停。据了解,相关产品主要通过东南亚两大电商平台 Shopee、Lazada 平台销售。

2023年1月,泰国警方接到星巴克公司的报案称,有人在电商平台销售盗版的星巴克咖啡杯、保温杯等商品。接到报案之后,警方随即开启了立案调查,并一路顺藤摸瓜找到了在曼谷某豪华住宅区中发现了制作盗版产品的团伙的仓库。没收了1万个假冒的水杯和马克杯,以及价值500万泰铢的销售记录和包裹箱。

所以说,制假、售假问题依旧猖獗,而打击力度也不容小觑,只待执法的春风把挣扎在法律边缘的黑心卖(厂)家吹进法律的染池,让其洗心革面,弃恶从善。

而对于卖家来说,合规经营是关键,更要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差异化以及是否能成为顾客心目中的好产品。产品优势明显,市场定位精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发表评论